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有宗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有3811名医护人员,每天6班倒,负责照护1.36万张床位。
这些医护人员来自上海、江苏、浙江三支医疗队,他们中既有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也有初出茅庐的“00后”。上海正处于抗疫攻坚的关键时刻,这些年龄不同、性格迥异的医护人员在上海东南角的这片土地上共同抗疫,成为彼此的战友,帮助感染者与病毒搏斗。
“老抗疫队员”与“00后”
“护士,你能帮我看看核酸检测结果吗?”
一名患者来到护士站,让江苏援沪医疗队护士王文化帮他查看核酸检测结果。经过查询,这位患者当天上午做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这让他紧张的神情瞬间轻松不少。
“在方舱医院主要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要做好对患者的生活关心和心理关怀,尤其是缓解一些病人的紧张、急躁情绪。”王文化说。
“1月3日去西安,3月13日去连云港,4月1日来了上海,4月6日进入临港方舱医院。”今年是王文化从事护士工作的第17个年头,也是她今年以来第三次参加援助外地的医疗队,她说自己已经是一名老抗疫队员了。
“家里人虽然有担心,但是都会支持我。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我必须冲锋在前。”王文化说。
4月16日这天,是王文化儿子13岁的生日,下午2点,王文化在方舱医院里忙碌,她的儿子则在南京家里上网课。为了不打扰儿子,当天也一直没有打电话,她把对儿子的思念和关心埋藏在了自己的心里。
“在儿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我一直在忙着抗疫,尤其是今年,就没在家里待几天,以往孩子的学习多是我来负责,所以这段时间对于孩子的成绩原本是有些担心的。”王文化说,好在在她外出抗疫这段时间,先生主动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的成绩也在稳步提升,这让她忙碌之余也比较安心。
除了照顾病人,王文化还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护士团队里的新人快速成长。出生于2001年,还不满21岁的于娟就是其中的一位。
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的包裹之下,可以隐约看到于娟那张略显稚嫩的面庞。“来上海之前,特别紧张,主要是怕自己做不好。”于娟说,老抗疫队员们不仅教会他们工作上的技巧和规范,更教会了他们如何与感染者沟通,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
4月16日,患者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里休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有宗摄
“到底什么时候能出院?这是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于娟说,有一位患者是我们刚刚开舱时收治的第一批感染者之一,现在都已经接收第三批患者了,那位感染者还没有转阴出舱。在于娟和同事的解释下,感染者也理解了因个体差异不同导致的转阴快慢差异实属正常,也就慢慢打消了焦虑急躁的情绪。
于娟告诉记者,结束在上海的支援后,她最想做的就是回南京大吃一顿,庆祝自己获得了新技能和新的人生经历。“马上到夏天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于娟笑着说。
“我为你守‘沪’,大家为我守护”
方舱医院是社会的微缩景象,这里既有焦急不安,也有温情脉脉,还有守望相助、相互奉献。
4月17日凌晨2点到早上6点,崔媛(化名)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里工作了4个小时。作为江苏省援沪医疗队的一员,她在这个凌晨照看了方舱内3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此时,她的妈妈马燕(化名)因感染新冠肺炎和肠炎正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接受治疗。
这是发生在方舱医院的故事,也是一个相互守护的故事。
1997年,安徽亳州,崔媛出生在这座中药材集散重镇。“妈妈小时候想让我学幼师,但我自己的梦想是学医。”2020年12月,崔媛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急诊科护士。
4月16日,临港方舱医院里,一名医护人员走过护士站。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有宗摄
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组织了援沪医疗队。崔媛向所在医院报了名,“我觉得一方面自己应该站出来,为国家做点事情;另一方面对于刚工作一年的我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学习成长的机会。”
临港方舱医院位于上海东南角,距离市区几十公里,很多上海本地人对这一区域可能都较为陌生,但崔媛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母在附近建筑工地工作,去年9月,她曾来这里,带着母亲一起到市区转了转。
参加援沪医疗队、4月1日到上海、4月6日进驻临港方舱医院,这些事情崔媛没有告诉父母。“不告诉他们,主要是怕他们担心。”
方舱医院的工作紧张忙碌,不过,细心的崔媛还是发现了父母的一些变化。“以前我妈都给我打微信视频电话,但前几天突然开始打微信语音电话。”
在不断追问下,4月15日这天,崔媛终于从母亲嘴里知道了实情:父亲母亲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住进了临港方舱医院,而且妈妈还在不断呕吐,初步检查为急腹症。此前没有告诉她这些消息,就是怕她担心,影响工作。
虽然都在临港方舱医院,但由于这里是由一个个物流仓库改建而成,崔媛工作的区域和父母所在的区域并不相通,没法探望父母,孝顺的崔媛难免有些焦急。
按照相关规范,方舱医院内的病人如突发疾病,一般会被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马燕随后被转运至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并确诊为肠炎,正进一步接受治疗,目前恢复状况良好。
你为我守“沪”,我为你守护。
来上海的路上,护士长杨昕说的一句话让崔媛感触很深:“上海是我们大家的上海,大家一起守‘沪’。”崔媛说,“现在我感受到的是,我为你守‘沪’,大家为我守护。”
方舱里的“灵魂画手”
方舱医院里,医生、护士、工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除了“大白”上用马克笔写的单位、名字,很难一眼分辨出谁是谁。
秦晓菁是特别的一个,她的防护服上画着一条可爱的鲸,那是她特有的标志。“‘鲸’和我的名字‘菁’同音。”秦晓菁说。
“这个地址信息要填对。”“你现在的情况比较平稳,多注意休息。”“方舱里有1万多人,Wi-Fi速度肯定有限,再耐心等等。”……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秦晓菁已经在方舱医院坚守十几天了,但她依然精力充沛,来回穿梭,热情解答感染者的疑问。
记者杨有宗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里采访医生秦晓菁。
“查房,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开医嘱,做一些诊疗工作。符合出院标准的感染者,也要及时给他们启动出院的流程。”总结在方舱内的工作,秦晓菁说,在这里工作还是很忙碌的,“有的患者有慢性疾病,也有患者到了方舱医院后发现自己有早孕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医生给予格外的关注。”
秦晓菁是上海姑娘,爱好绘画,也是一位乐观主义者。除了在防护服上画“鲸”,她还在随身携带的小背包上画着消毒液喷洒的卡通形象,写上“加油”等对病人鼓励的话语。
方舱内有不少少年儿童,上网课、休息之余,秦晓菁还会教他们绘画。孩子们最喜欢画的形象是“大白”,经过简单的几句指导,孩子们所画的“大白”立马传神了很多。
通勤车从方舱医院开往医疗队驻地,车上都是结束一天工作的医护人员。道路两侧,满目苍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秦晓菁看着窗外,从车窗玻璃的反光中,可以看到护目镜在她额头上留下的淡淡痕迹。车窗外景色飞驰而过,她的思绪回到两年前。“那时因为孩子刚刚出生,没能参加援鄂医疗队,不得不说是个遗憾。这次在上海,我会守护着家乡一起战斗。”
关键词: 方舱医院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韩式炸鸡多少钱一份 韩国的炸鸡一般多少钱2022-06-15
- 为什么有时候月亮特别大 凌晨四点看到超级2022-06-15
- 北京工体哪个夜店最嗨 三里屯酒吧消费怎么2022-06-15
- 每日热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什么?能量2022-06-15
- 每日速读!古船女人和井(篱笆女人狗、辘轳2022-06-15
- 每日讯息!欧美经典摇滚歌曲有哪些?摇滚歌曲2022-06-15
- 每日关注!岗位调动申请书范文 简单的工作2022-06-15
- 【聚看点】岁月如水:岁月如水,醉美流年2022-06-15
- 观焦点:建行密码丢失如何找回?建行手机银2022-06-15
- 观速讯丨怎么安装摄像头?自己安装监控详细2022-06-15
- 今日热搜:德川家康家训是什么?一起看看《2022-06-15
- 今日快讯:皮鞋怎么保养?皮鞋保养的小技巧2022-06-15
- 观察:coat翻译中文是什么意思?coat外套2022-06-15
- 观天下!我国有哪些神话故事?60个中国古代2022-06-15
- 丈夫死了妻子用还钱么 丈夫欠款死亡妻子该2022-06-15
- 美国黄石公园火山喷发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022-06-15
- 每日看点!含硒第一名的水果是什么?硒含量最2022-06-15
- 看热讯:曾经心痛dj有没有?曾经心痛dj舞曲2022-06-15
- 信息:犀利哥现状怎么样?犀利哥最帅最霸气2022-06-15
- 动态:自己的神话(自己创造一个神话故事)2022-06-15
- 今日热讯:flv电影在哪里可以下载?下载app2022-06-15
- 儿童封口贴能纠正张嘴睡觉吗 孩子张嘴睡觉2022-06-15
- 星海:一站式跨境浏览,探索全球!2022-06-15
- 【海淘狂欢节】鱼GO全球大促季!这些海淘优2022-06-15
- 招商银行存款有风险吗 中国银行非指定账户2022-06-15
- 为什么法官都喜欢调解 实名举报法官有用吗2022-06-15
- 今年全球最高温度可达到多少度 高温低温怎2022-06-15
- 喉咙不痛但又有异物感 咽喉有异物感是怎2022-06-15
- 献血对身体有害吗 献血屋献血流程2022-06-15
- 今日热门!刘彻和卫子夫的关系? 刘彻一生最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