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发展驶上“快车道”——区域协同创新稳步推进-当前热文
2023-02-05 06:30:43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中关村成为创新之地。在承接东部产业梯次转移之时,西部小城能否将中关村的“创新基因”移植深耕?2017年12月20日,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这个宁夏和北京两地“高位对接”的重要创新载体正式启航,区域协同创新稳步推进。

五年时间不长也不短。这个“首都”带“首府”的创新生态是否在宁夏生根发芽?银川的创新发展是否已驶上“快车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这里处处有生机,处处显活力。走进银川的中关村,其一中心、一基地、一新城的银川板块可谓东部拉动西部、‘首都’带动‘首府’的典型案例!”银川市西夏区委书记赫天江说。

数字治水

作为内陆省份,宁夏缺水。“如何治水既是宁夏经济发展的痛点,也是这里创新驱动的落脚点。”启迪浦华水联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超说,“清华大学的研发团队为何来银川落户,开发出国家首个数字治水科技创新模式?我们首先看好宁夏治水要素齐全,适合研发全主体、全要素和全过程的数字治水模式;其次看好银川中关村,这里对创新有强烈需求。”

所谓数字治水,就是改变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通过采用数字化现代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水利用效率。2019年,自治区水利厅、银川市政府联合引进清华大学水联网团队,在银川中关村培育形成了“研究院+实验区+产业园”数字治水创新模式,截至目前,该数字治水模式已为银川市贡献了7.04亿元产值。

“清华大学数字治水有中下游配套企业,在中关村形成规模不小的产业园。”西夏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双创办公室主任艾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西夏区数字治水产业园共吸纳56家企业入园,入园企业数量平稳增加。入园企业中,母公司或控股企业属于上市公司的共有14家;智能制造企业36家,节水治污类企业2家,软件服务企业8家,设计咨询服务企业4家。”

五年磨一剑。清华人在银川中关村实现填补国内空白的水利科技项目,随着这一“数字治水”模块上中下游链条不断延伸,对银川产业的带动作用是空前的。“已入园企业累计解决就业500余人,2022年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实现税收9200万元。”艾锋说。

医疗携手

“银川中关村发展势头喜人,原因是我们找到了‘契合点’。”西夏区中关村双创办公室副主任蒋新泽说,宁夏创新发展有难点、痛点,国内著名企业科创项目落地同样有难点、痛点,他们成功选择了清华大学团队“数字治水”这种有孵化能力的项目落地。而与北京同仁堂国际的合作,更是看好其对银川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带动作用。

银川同仁堂国际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经理郑海燕说,同仁堂是百年老字号,然而做“互联网+医疗”却是在银川找到了注脚,“我们要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自2018年年底同仁堂在银川中关村拿到‘营业执照’后,我们的互联网+医院遍布全国,各地的线上诊治客户达1万多人,拥有国内各类中医中药专家1000多名”。

“同仁堂国际在银川中关村落地后,其带动拉动作用超乎寻常。”西夏区卫健局局长马春宁说,截至目前,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聚集创新主体494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78家。

促进创业

“现代科创园区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那就是一种失败。”银川中关村信息咨询公司招商部副部长张璐说。走进园区里的科创公司,记者感受到年轻人奋发有为的创新劲头。

银川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流彬告诉记者:“真没想到银川有这么好的服务,西夏区政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1700平方米的免租办公用房,还提供了150万元的装修费用,让我们有信心从这里将阿凡达机器人销售到西北五省区。”

走进工业设计展厅,记者目不暇接。55度杯、进入地铁的“闸机”……这个在2008年就斩获国内第一个IF国际设计大奖的竟然是一位宁夏籍小伙子!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项目总监聂文静则将“洛可可”一群年轻人创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娓娓道来……

与国内销售枸杞的头部企业接触,也让记者颇感振奋。年销售额达七八亿元的“杞里香”副总经理陈晓莉告诉记者:“宁夏枸杞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已经家喻户晓,但是把它真正做成一个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带动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自2022年以来,西夏区不断加大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强化创业孵化基地支持指导,进一步营造宜居宜业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毕业大学生、失业青年、返乡创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累计培育创业实体811个,创造新岗位1407个,创业带动就业2798人。

“展望未来,我们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西夏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建兵说,“我们将对标国内外创新成功区域,用求真务实的眼光审视工作成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许 凌)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