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超千万辆
据乘联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崔东树表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地方促消费政策,同时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今年春节后的国内车市热度持续升温。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乘联分会相关负责人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笔账,按照月度节奏测算,今年6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123万辆,同比增长13%。“近七成的私人购车用户为‘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比例则降至约三成,消费升级的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绝对主流。”上述相关人士透露。
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工作委员会主任杨虹表示,从长期看,汽车“两新”政策的拉动效应将持续显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年6月26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最新通报,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三批资金将于7月正式下达,“两新”政策将持续稳定地拉动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增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在进一步拉高上半年整体车市表现的同时,乘联分会方面认为,目前国内车市仍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崔东树表示,随着各地“高息高返”政策收缩,贷款返利补贴车价的力度大幅缩小,汽车经销商的销售运营压力剧增,部分地区经销商通过各种方式要求车企解困的诉求强烈,6月车市面临较复杂的局面。
新能源领跑
国内车市持续放量的同时,新能源乘用车更成为主引擎之一。
来自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546.8万辆,增长33.3%。其中,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3.3%。崔东树表示,在“两新”政策、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强势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狂奔”,也让自主品牌“霸榜”。以今年6月为例,据统计,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高达71%。同时,从销量上看,批发量排名前三位的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吉利和奇瑞汽车,合计份额达33.4%。其中,排名首位的比亚迪,市场份额高达15%。乘联分会相关人士认为:“比亚迪的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战略,夯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以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为代表的狭义插混表现也持续较强。此外,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将持续扩大。”
随着市场份额的增长,新能源车在消费端的认可度也持续提升,其中自主品牌也成为消费者的“优选”目标。刚刚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市民张明(化名)表示,去年获得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后,选车范围集中在传统自主品牌或造车新势力品牌,车辆外观设计更加新颖,智能化配置也更丰富。
“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积累后的必然结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相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转型速度更快,并且产业链的完整度更高、成本控制力更强,同时叠加产品的高性价比,让自主品牌车型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量高价卷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今年上半年车市销量拉出上扬线,此前激烈的新车“价格战”,也让汽车行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汽车行业营收4.13万亿元,同比增长7%;成本为3.64万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为1781亿元,同比下降11.9%,利润率仅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然偏低。
同时,在汽车终端市场,今年上半年,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2.1万元,降价力度达11.4%。其中,6月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1.5万元,降价幅度达9.9%。“去年降价销售的车型有200多款,今年一季度降价车型有60多款,虽然销量在增加,但利润持续恶化。”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表示,搞研发是修炼内功,而打“价格战”是消耗内功。
近两年,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数据显示,去年车市降价车型达227款,远超2023年的148款。今年,车企间的价格“内卷”更备受关注,今年1月起车企便拉满弓弦。据统计,仅今年1月,就有超30个品牌推出降价政策。在优惠形式上,各车企通过立减保险、积分兑换、置换补贴、现金立减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到店购车。其中,合资品牌更推出“一口价”模式。
对于市场价格“内卷”,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我们不希望卷入‘价格战’,而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展开竞争。”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则表示:“在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价格就是价值的体现。我们坚持‘价值战’,为客户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针对“内卷”发文称,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车市“价格战”已开始有所降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透露,从目前的新车成交价看,虽然整体价格仍继续下探,但已出现趋缓迹象。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精2025-07-09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2025-07-09
- (寻味中华|非遗)潮州木雕:伴潮水而生,2025-07-09
- 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和校外教2025-07-09
- 中新健康丨防止铅中毒,小心家里的老旧水管2025-07-09
- 为青岛大姨点赞!58岁阿姨果断跃入海中救人2025-07-09
- 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025-07-09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25-07-09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2025-07-09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2025-07-09
- 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2025-07-09
- 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2025-07-09
- 焦点要闻:台风“丹娜丝”影响福建 多地景2025-07-09
- 观焦点:报告:上半年金融、科技与高端制造2025-07-09
- 2021年以来我国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额已超2025-07-09
- 每日观察!“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2025-07-09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2025-07-09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2025-07-09
- 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2025-07-09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2025-07-09
- 观察:广州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2025-07-09
- 【新要闻】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2025-07-09
- 数个“第一”!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25-07-09
- 焦点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5年经济增2025-07-09
- 每日看点!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全社会研2025-07-09
- 热点聚焦: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5年经济增2025-07-09
- 每日讯息!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2025-07-09
- 百名学界业界专家为青海高海拔冷凉蔬菜产业2025-07-09